熱門
8月31日,經市政府批準,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市應急管理局近日聯合發布了《襄陽市森林防滅火規劃(2023—2030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全市森林防滅火工作的總體思路、建設重點和監理長效管理機制。
襄陽地處南北過渡帶,自然資源豐富、生態系統類型多樣。近年來,我市深入踐行“兩山”理念,在大力實施綠滿襄陽再提升行動、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的同時,扎實推進森林防滅火工作,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,森林防火成效顯著,但同時也面臨預警體系不完善、森林消防隊伍水平不高、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。
根據《規劃》,襄陽市森林防火區域(包括縣級行政單位9個)劃分為森林火災高風險區和一般森林火險區兩類,其中南漳縣、??悼h、谷城縣、襄州區、襄城區、宜城市、老河口市和棗陽市為森林火災高風險區,樊城區(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、魚梁洲經濟開發區)為一般森林火險區。
《規劃》提出,今后要重點實施宣傳教育系統、預警監測系統、防火道路與阻隔系統、通信和信息指揮系統、森林消防隊伍、撲救能力工程提升和以水滅火工程7大內容。至2030年,襄陽市將建立健全森林防滅火組織體系、網格化責任體系和部門合作體系,森林火災預防、撲救、保障三大體系不斷完善,森林防滅火長效機制基本形成,實現森林防滅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森林火災受害率穩定控制在0.9‰以內,24小時火災撲滅率達到95%以上,重點區域預警監測覆蓋率達到95%以上,重點區域市縣級行政單位森林防火專業隊伍配備率達100%。
按照要求,各縣(市、區)要加強組織領導,明確責任主體,完善工作機制,圍繞森林火災預防、撲救、保障三大體系,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區森林防滅火規劃;將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、將森林防滅火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,加快推進森林防滅火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,為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安全保障。
(未經許可 ?不得轉載)
來源:襄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
編輯:周夏夢 | 校對:黃娟
責編:李丹 | 審核:周嘉賓